2015年9月28日 星期一

IQ-EQ-SQ

March 3, 2012

本文收集了一些談到目前很流行的新智能概念的文章和內容,從以前的智商(IQ)到情緒商數(EQ)到危機處理智能(結合IQEQ),都只是談到左右腦的智能,並沒有解釋到為什麼擁有這些高智能的人還是會做出傷害別人的事而不自覺。然後就有人認為還需要道德智商,又回到宗教教義和儒家思想要解決的問題。不過幾千年來,即便有讀不完的宗教經典和談論道德的文獻,很多人耳熟能詳,都讀過也知道,但為什麼面對考驗時又出賣了自己的良知?藉口跟可以吃肉的原因一樣多,如:為了生存,人在江湖,迫不得已,嚴格堅守道德操守(太過道德主義)的就要白吃虧被心機重缺德的人消費,利用和予取予求當傻子來耍。各人的道德標準也都不同,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允許自己暫時放寬道德標準去得到自己當時迫切需要的東西。

總歸一句話,一切還是從<>的起點和終點去思考,然後或最後才想到別人,因此什麼宗教教義和道德理念多數都違反生存不利於生活的高調,也就不值得堅守那些要付出吃虧的代價的原則。最新的SQ>靈性智能開始動用到超越智力的智慧(比智能多了個有心的慧),不在左右腦裡面而是在左右腦外面,旁邊或下面的某個地方,但還很抽象,腦神經學家也只是剛開始在研究而已。不過,許多靈性導師馬上就知道那是什麼東西,早就開始在開班授課去開發這種腦力的潛能,其實是在重新包裝教導靈性覺知的原理和訓練的方法,還是離不開禪修和古老宗教一直都在教的方法,還是必須往內尋找最真實純淨的本我或高我,由祂來思考和決定要怎麼想,怎麼說,怎麼做。



IQ-EQ-SQ

作者:Cherian P. Tekkeveettil
IQEQ快要靠邊站,讓位給SQ-Spiritual Quotient>靈性商數,這才是可以給生命增值的最高智慧。
長久以來,人們都很注重IQ>智商,驕傲的媽媽總是喜歡說:我的孩子智商高達210”他會成為科學家,這種態度是20世紀初的人文遺產,因為當時的心裡學家開發了衡量智力的測試法,基本上這些測試法都用來考核智能或理性的智力(用來處理邏輯的問題),商數越高智能就越高越聰明(被奉為天才)
到了90年代中,Daniel Goleman研究了腦神經和心理學之後強調情緒商數EQ的重要性,人們才開始注意到自己和別人的感覺和感受(處理情緒的能力),情緒可以產生同情心,動力,慈悲,有能力有技巧地應對歡樂與痛苦的情緒。Goleman辯說EQ是使用IQ的基礎,如果人腦中的感覺部份被破壞,就會降低思考能力(做出不理智的傻事)
去年,Dana ZoharIan Marshall兩人著書介紹了一個全新的人類智能,他們說SQ-Spiritual Quotient>靈性商數(智商-智慧商數)才是最高的智慧,這種智慧可以用來解決價值與意義的問題。問題如:我的工作有我要的滿足感嗎?”“我跟人相處時,是否給別人也給自己帶來快樂?這些問題的答案都決定了我們能否找到快樂,但是IQEQ就不足以處理這類問題。Ram Mohan這位靈性導師說:靈性智慧是關於人類的成長,在人生中前進(進化),有一個生命的方向,可以治療自己身上攜帶的所有怨恨的負擔(業障與黑暗)。這種智慧認為人才是更高實相的表達方式,如何使用手上的資源由人來決定。我們都發現到環境不應該被糟蹋,最後,我們會從自己的局限中找到自由,獲得moksha>覺悟。

Anand Tendolkar這位工作坊的領導人說:靈性智慧就是要思考生命的目的,單單思考這個問題就很有滿足感。最後我發現自己的巨大,當我走在那條道上,更深層的自我開始展現出來,得到滿足。

人類基本上是靈魂的生命,不斷進化去問一個基本問題:我是誰?”“我要去哪裡?”“其他人對我有什麼意義?有能力問這種問題的人都湧向個人成長的工作坊。靈性智慧推動人們去平衡工作時間表多花時間跟家人相處,一位靈性智商高的執行員也可以看到超越利潤的東西花時間當志工去陪孤兒。靈性智慧也把人生放在共享的價值體系中。

靈性智慧的改造能力脫穎而出,有別於IQEQIQ只能用來解決邏輯問題,EQ用來判斷形勢恰當地反應,SQ則問我們自己是否要陷入那種情境中(在還沒使用IQEQ之前),或許還能推動我們創造出一個新的情境(兩全其美的結果)SQ跟正統的宗教沒什麼關聯,無神論者和人道主義者可以有很高的靈性智商,而宗教活躍份子的靈性智商卻可以很低(成為背離和歪曲教義的宗教狂熱份子,被人利用去幹壞事)

Anita Pandey這位個人成長課程的學生也說:靈性智慧的覺醒很有意義也值得慶賀,忽然間我感覺到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更早知道事情會怎麼發生,有什麼後果,現在的覺知力更敏銳,而且,現在開始用以前沒聽說過的價值觀如包容與無條件的愛去活。
<Spiritual Intelligence-The Ultimate Intelligence-靈性智慧-最終的智能>這本書裡,作者ZoharMarshall研討了SQ的科學證據。在90年代中,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神經物理學家Michael Persinger以及神經細胞學家V.S.Ramachandran發現了人腦中的God-spot>上帝的地帶,這個點位於人腦的顳葉裡的神經連結線裡面,在經過positron emission topography>正電子放射剖析圖的掃描時,每當聽到跟靈性有關的課題和討論時,這些神經線就亮了起來。當然內容會因文化而異,西方人聽到上帝這個名詞會有反應,佛教徒和印度教徒聽到或看到他們熟悉的靈性名詞和圖騰也都會有反應。雖然這個上帝的地帶還不足以證明上帝的存在,不過也顯示人腦被設定去問一些終極的問題(如:我從哪裡來?來這裡幹嘛?為什麼會在這裡?死後會往哪裡去?人生就是生老病死吃喝拉撒而已嗎?)
我們用靈性智慧去改造自己也改造了別人,治療人際關係,處理哀傷,超越過去被定型的習慣。若要開發高SQ,每個人都得根據(改變)自己的個性去處理自己面對的問題。





IQ測驗可以用來檢驗人的邏輯,數學與語言智能,每個人都希望擁有Mensa測試法中擁有超過140分的高IQ,可惜的是人口中只有少過0.5%的人有這麼高的IQ,這些人有能力吸收,處理和分析訊息,可以思考抽象的問題,從經驗中學到有價值的教訓。不過,研究顯示這種智能還是不夠,最聰明的人並不一定是最成功和快樂的人,也不是改變世界的人,雖然有一些人能夠辦到(如大發明家)


心理學家和腦神經學家一直都在強調需要EQ,他們說需要EQ來有效使用IQ,有高EQ的人可以有效處理自己的情緒,也能跟別人相處融洽。動物和人在情緒化時容易失去理智,尤其是在壓力,憤怒和緊張時,智能會暫時喪失掉。因此,EQ處理生活中的另一個層面,知道如何在周遭環境裡有效地運作。

電腦有某種程度的IQ,有人說動物也有IQEQ。那麼,人跟動物又有什麼不同?那就是Spiritual Quotient>SQ>靈性智商。IQEQ協助我們處理目前的處境,但SQ是負責改造的部份。有靈性的人也有能力更深入地問一些問題,譬如:我是誰?我需要什麼?我要追求什麼樣的目標(成就)?什麼東西才能讓自己真的快樂?問題看來很簡單,如果我們能檢討自己,就會發現,有多少次我們是在忙著追求某些東西卻沒問自己是否真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給生命增值?我們的生命一直都在問怎麼做,但SQ問的卻是為什麼


SQ的八種跡象


1。靈活
2。自覺
3。面對與利用困境
4。從願景中找到靈感
5。看出所有不同事物的共同點,全觀的思維
6。做任何事都盡量減少破壞和傷害別人
7。追根究底問很基本的(哲學式)問題
8。可以違反傳統逆向操作



全面的智能發展—PQ+IQ+EQ+SQ=真正的覺知

作者:Stephan R. Covey教授

肉體智能PQ:聰明地吸取營養,持續平衡(不偏激的)運動,適當的休息,放鬆,解壓管理以及預防壓力。

心理智能IQ:持續,有系統,有紀律地學習與教育,培養自覺心,教學相長。

情緒智能EQ:自覺,自動自發,自律,同理心,社交技巧。

靈性智能SQ:人格(建立個性),意義(人生目的),聲音(個人的覺醒也推動別人覺醒)



Quantum Intelligence量子智能

作者:Soleira Green



超越IQEQSQ,智能的進化論

我們生來就是這樣子的嗎?智能是可以用測試來檢驗,由遺傳因子決定的嗎?或者是。。。。

任何時候我們都是自己所選擇要當的人嗎?智能是否可以擴展跟更廣大的智慧和意識在任何時候連結?

我們的文化對於智慧和思維有很嚴重的誤解。我們長久以來一直都注重在肉體只用智力的思考方式,事實是智慧(不是智能)的深度與廣度延伸到整個宇宙,任何人,任何年齡,任何IQ商數都能夠提取這種智慧。

你是否真的理解當中的含義?任何小孩子都能在任何時候學到任何他們要學的課題。每個人都能從境況中確認當中的意義,看到每一刻的各種可能與潛能。這就是人類的智能,長久以來已經使用過頭在過日子,現在已經到了打破IQ的神話的時候,把腦袋帶入更大的未知領域裡讓未知的成為很理解的事。

所有新的能力如智慧,覺知,內在感官,心電感應還有更多都垂手可得,都是潛藏在周圍空氣(能量)的知識。過去我們被都被鎖在很個人主義和傾向智能的文化中,我們又如何知道還有更多智能是可供使用的?在今天這個公開的能量體系裡,全都在等要的人去拿。

我相信這些能力都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能之一,每個人都能解讀周圍的感官訊息,已經有很多人在使用這些()感官,有些人一輩子都有這些能力,只要開放自己去接受,每個人都能得到這些能力。現在就來看看這些能力和相關的智能水平去知道如何用來豐富生活,工作與創造。

開始時先到一個對的(沒人干擾的)地方去理解它們來自何處。簡單地呼吸,放輕鬆,然後擴展(意識)。打開心房,讓靈性與靈能灌滿全身,之後再跟周邊廣大神奇的意識連結,在智力之外有太多神奇的東西。

第一步,打開心房時就得到了直覺以及處理情緒的能力,也就是處在EQ的平衡點。

第二步,融入自己靈性(高我)之後,就得到了Wisdom>智慧(不是Intelligence>智能)以及更開放的靈性(去尋求更深更廣的理解),接著就是SQ的旅程。

第三步,再開放自己的靈魂(內心的本我)就會發現得到了內在的感官覺知和心電感應能力,也就是WQ>Wholistic Intelligence>全面的智能。

最後,但還不是唯一的最後,(心識)擴展到超越自我和創造(的有限世界)時,就會發現擁有超高速的思維以及訊息處理能力,超能力的創意和充滿活力的多面性,那就是QQ>Quantum Quotient/Intelligence>量子智能。

現在來看這些新名詞的內容。


EQ-以心為本的能力


我們的心是通往和連結生命中一切事物的門。我們把心關上,就等於把生命封死,打開心門也就接收了生命所賦予的一切。以心(心緒)為本的能力(EQ)允許我們跟自己的情緒建立新的關係,我們會更能對自己所感所動的反應負責。我們能夠高興地看到怒火升起,因為我們已經能夠發現這只不過是另一種剛剛升起的新的熱情反應。我們歡慶新的恐懼感,因為我們可以知道這只不過是一項邀請,要我們前進到另一個層次。有了這些剛發現能理解事情的新能力,我們就可以為任何情境尋找更多的(合理可理解的)解釋,發現到還有更多的可能性潛藏著等我們去發掘。

直覺

打開心門就擁有直覺力。這是一種本能覺知,很快就閃過的感覺,馬上感覺到有事情不大對勁或很對的。你會憑直覺告訴司機轉這個方向,只知道那是對的方向。你會告訴你的老闆或員工試這個做法,很確定這麼做能得到自己要的目標。但是直覺卻不會告訴你為什麼或如何知道,直覺就是這樣子的東西。你很難去形容和說出個所以然來,就知道當時應該那麼做,不過你就只是碰到了全知的皮毛,離全知尚遠。

靈性智能-以靈性為本的能力

靈性只能協助我們開展靈性的旅程更了解生命的意義,從這裡開始我們尋求更高的目標和更高覺知的本我,得到與生俱來的智慧之後人才開始變聰明。

智慧

智慧是當你提升到更高意識與靈魂層面時更能理解生命中發生的大小事之後才產生出來。智慧可以通過語言,圖片,顏色,聲音等等形式去展現,只有個人的思想和信念的過濾器能限制這些形式的展現方式。通常人們都以為智慧需要長時間的累積,但是可以在這裡告訴你,只要你跟意識與造物者連結,新的智慧就垂手可得。

全面智能-以靈魂為本的能力

全面或以靈魂為本的智能實際上會帶給你更全面更擴展的自己。靈魂就是集成整個人的載體,在這裡我們可以找到本我以及找到創造的熱情與願景,等著我們去發掘。

內在感官

內在(或靈性)感官是更進一步的覺知力,我們用這個嵌在體內和能量場裡的接收器去感應和覺知發生在周圍的能量變化。直覺隨時可以從內在中產生,內在感官是在你跟環境連結之後解讀和理解出來的功能。很多人都否認他們有這種能力,尤其是穿西裝的公司主管們。我要告訴他們的是:當你開車到辦公室時還沒踏進門就已經知道當天會是什麼樣的日子,對嗎?他們都同意。然後我要說:那就是內在感官所知道的,你還沒身入其境就已經在解讀環境的氛圍了,這不就意味著你有預知未來的智能了嗎?

覺知

只是(顯意識的)知道跟(潛意識的)內在感官大不同,知曉的只是周圍空氣中的氣氛,但卻沒用到內在感官的接收器,不是感覺或感應體內和體外的事。直覺是由內而外產生,內在感官則是有意識地覺知,用電腦的比喻來說,是你打開了管道從更大的主機那裡去下載訊息。我們的頭腦就像一個終端機,身體是接收器,意識是軟件的界面,把我們跟世界,知識與智慧的超大系統連結起來,需要通過意識去接收,而直覺跟感覺就不行。

心電感應

心電感應跟內在感官類似,其實你是在解讀另一個人真正要說的本意,不一定要對方說出口,甚至只需要對方有那麼想就夠了。當我們說話時,本意就嵌在語言中。。。。從心底和靈魂深處掏出來,可以在空氣中解讀出來(見註釋)。心電感應並沒有侵入別人的頭腦或內在本我去讀別人的思想,你只是在解讀從他們的內在本我釋放出來的訊息。心電感應比我們所以為的自然得多,這也是我們與生俱來的能力,現在要開花結果了。

(註:當一個意念或念頭產生,就會先在乙太層面成型,肉眼雖然看不到,但卻可以在空氣中的以太層面(通常是4D空間)預先感應到或解讀出來,也就是一般人會感覺出來異常的氣氛,如煞氣,怒氣,不安,惶恐,歡樂,凝重等等比較強烈的氛圍,都靠直覺或第六感在空氣中提取訊息和解讀。知覺比較迷糊或不敏銳的人就感覺不出來,看起來就傻乎乎的,但不表示每時每刻都如此,而是當時的心思比較渙散,不專注,注意力不集中,不警覺或雷達沒打開,但也必須訓練這種覺知,習慣了就不會再那麼懵懂,好處很多。
如果不是強烈的氛圍而是其他比較微弱或微妙的能量,一般人就感知不出來,不只是靠直覺和第六感而已,而是靈性感官的覺知能力,也需要訓練,但卻是很量子化,也就是非線性的,沒有系統化的步驟可循,抓到重點就對了,可以容易也可以很難,可以很快也可以很慢才學到,但還是要多找機會去練習才不會反應不靈光,錯過了重要訊息或感覺還不知道。。。。。。。。)

量子智能-以意識和創造為本的能力

當我們擴展自己的意識超過自己以為的範圍(小我)到更高更廣的意識水平與更內在更深入的世界時,我們就得到了量子的智能。很多人生來就有這種能力,一輩子都在放慢腳步來適應它。你以為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注意力缺陷失調症是什麼?那是高速運作的頭腦無法適應一般水平的智能產生的困難和鬱悶。越來越多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處於量子智能的狀態,不論是在工作,遊戲或跟孩子在一起(對他們來說是很自然的事,不需要受訓)。你再也不必長時間靜坐或坐在高山上去維持這種狀態,在這種狀態之下,我們已經超越一般的智能,開始展現以下的功能:

1。超高速思考速度快到同時感覺到是慢動作的思考。(如行禪時的感受)

2。超高速訊息下載在很短時間內(幾秒內)從很多角度去理解一件事情,可以選擇最有利的方案去加強那個時候需要的決定或工作。

3。超水平的創造超越一般水平的創造能力,在任何地方都能得到新的點子,看到新的機會等等。

4。多方面的活力你可以同時著手處理幾項大工程,而每一項都能維持同樣的熱情,願景,專注力。(如坐禪訓練出來的能力)

高速思考和下載訊息

當你進入量子狀態時,你會發現到事情很自然地加速發生,比起在3D世界裡體驗到的還快,相信我,你只需幾次經驗就可以發現這種事情就像呼吸那麼的自然。當你處在超高速的思想狀態中,你處理訊息,點子,概念,可能性的速度真的會很快,同時內在又感覺不出有快到(見註釋)。原本你以為可以掌握(外面的)時間,其實你是在用一到三秒的時間去理解和處理一件事情的大量相關訊息,選擇一兩個最佳方案來做。你是否有經驗過在少過三秒的時間內湧現出10-15個點子和可能辦法?這就是超高速的思考,比你以為的還要自然。
(註:是外面的變化加速了,內在反而感覺不出來,就像坐禪時接近當下的狀態,裡面的時間一分鐘,外面的時間可能是一分鐘半或兩分鐘,就是不一樣的時間速度)

頻寬掃描

不久前,我們的世界還是很3D的,時間,空間,形態都是三維的,造成了這個世界的兩極化,二元性,對立,好與壞,黑與白。最近,這個世界剛開放加進多一個維度。總的來說,我們是從極化進入弔詭的階段。。。一個所有真相都是真實的空間,兩種完全對立的陣營可以共存,同時都對都真實(見註釋)。我們學會在這種新的頻率波長中操作之後,就會發現每一件事物都有許多可以解釋的理由,每一個理由似乎都有道理。我們不禁要開始質疑:這怎麼可能?當我們置身其中作角色扮演時,就會發現有更多自由去擴展和選擇每一個可能情境的潛能,而不是直接作反應。
(註:菁英們在辯論的資本主義,金字塔結構,極權主義等等的言論乍聽之下也很有道理,很難看出破綻或預知最終結果,破綻也精密化,連說的人自己也沒發覺出來,差別只在於個人的選擇)

智慧等於擴展的意識覺知

你越是擴展你的意識覺知,你就擁有越多的智慧。我們能擴展這種意識的覺知到全身上下的身心靈,我們就可以提取這種到目前為止還是無法靠智力去獲得的智慧。

這些能力如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那些有創意的公司又如何鑑定他們要聘請的有創意的人才?那些充滿活力的高級主管又如何在一天之內完成那麼多事?他們都有多面向的活力。下面的例子告訴你如何面對每天那些有挑戰性又很混淆的狀況。

那是有更大啟發性的思考面向。

生活以及工作中最大的挑戰就是在忙碌的世界裡對自己忠實。有多少次你在開始要完成另一項成就時,有人插嘴說了對或錯的話阻礙你的計劃?或者發生了某些事讓你納悶你到底欠這個世界什麼東西?


我們掌握了生命或者生命掌握了我們?

是前面那一個,我們可以掌握生命中的混亂與瘋狂,混亂只是一個快要產生的潛能,我們還不理解個中含義罷了。

我們只是受訓看到事物的一兩個面向而已,譬如說,有人批評你做的事,不是你的東西不好就是他們跟上級有瓜葛。如果你從多個觀點去看一個境況,你就可以選擇最佳的解讀角度去給自己和每一個參與的人加把勁。面對批評時可以有多種解讀法,如下:

他們想要協助你更進一步達到更高水平。

他們想要參與你的計劃,但不知道如何開口。

他們想要解決自己的問題,結果向你透露了一些訊息。

他們很羨慕你的工作,但是他們自己跟別人的經驗使到他們無從直言不韙。

他們跟你一樣很投入在某些事情,正在尋找可以跟你連結的方式。

或許跟你自己或他們無關,或許是需要看得更廣更遠以便推動你和這個世界。

你所選擇的解讀法決定了你如何回應也決定了最終結果。問題是大部份人並沒有直話直說,我們都通過一個很大的過濾網去說和聽,阻礙了我們說和聽的力量。

如果你只是簡單地呼吸,放鬆,擴展(意識)去聽內在更深層豐富的智慧之聲,你就很有機會發現到當下的潛能,要辦到就得傾聽來自更多方向的聲音而不是在那一刻聽到的話。每個人的內在都有偉大的一面,每一個境況都提供我們很多機會。如果我們能超越情緒反應以及心理上的解讀(導致我們萎縮而不是擴展),我們就能找到更大目的的觀點以及偉大的自己。我們可以超越對混亂生命的感覺去看到每個人每個境況都提供生命中的另一個機會。

我們習慣把一切都看成是黑與白,好與壞的。現在應該超越那種極化的觀念去看到生活中面對的一連串的選擇,面向,解釋以及潛能。混亂是呼之欲出的潛能。混亂中的清明來自擴展的意識,跟每個人都擁有的更高智慧調頻校準。我們不再是渺小脫節的人類,現在我們可以得到更多能力,是以前的人從來都沒體驗過的。

情緒智能,靈性智能或量子智能全都是今天供大家使用的工具箱,它們可以推動我們看到情緒反應以外真正的世界,看到自己以及那一刻以外的事物得到生命每時每刻都在提供給我們的禮物。在這樣的(意識)空間裡,一切都可行。我們可以從主導社會的智力思考(IQ)中解放出來,充滿活力帶著熱情去為所有人創造新的未來。



本文完


如果人文本文值得讓更多人知道,獨享之後請分享,謝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